专为高中生提供有价值的资讯
2022全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院校有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新高三小编为您提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院校名单,供大家参考!

哪些大学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呢?以下是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详细院校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重点专业 |
| 1 | 中国人民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2 | 首都师范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3 | 中央财经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4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5 | 北京物资学院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6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7 | 中国政法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8 | 华北电力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9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10 | 天津财经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11 | 河北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12 | 河北地质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 是 |
| 13 | 河北工业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14 | 河北师范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否 |
| 15 | 山西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 是 |
| 16 | 山西农业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 是 |
| 17 | 山西财经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18 | 内蒙古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19 | 辽宁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20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21 | 锦州医科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22 | 辽宁师范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23 | 沈阳师范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24 | 东北财经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否 |
| 25 | 长春理工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26 | 长春工业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27 | 吉林财经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28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29 | 苏州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 是 |
| 30 | 南京邮电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31 | 河海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否 |
| 32 | 南京农业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33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34 | 南京师范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35 | 南京财经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 是 |
| 36 | 苏州科技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37 | 浙江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38 | 浙江工商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39 | 安徽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40 | 安徽工业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41 | 淮北师范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42 | 铜陵学院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43 | 福建农林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44 | 福建师范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45 | 南昌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 是 |
| 46 | 江西农业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47 | 江西师范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48 | 赣南师范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49 | 江西财经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50 | 济南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51 | 潍坊医学院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52 | 泰山医学院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 53 | 滨州医学院 |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 否 |
| 54 | 济宁医学院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是 |
劳动与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了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提高生活水平而建立的一种保障制度。主体是国家和社会,对象原理上是全体国民,但基于国力的限制,目前只实施了一部分。占绝大部分人口的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于完善。

| 专业类别 | 毕业五年平均薪资 | 工作地点 | 男女比例 |
| 公共管理类 | ¥5338 薪酬超过15%的专业 | 北京市 13%在北京市工作 | 女生较多 男34%-女66% |
培养目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管理学与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能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财政学、保险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行政学和行政法、货币银行学、人力资源管理等。
就业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适宜在各级各类劳动与社会保障服务指导机构、各级各类社会福利机构、残联、残疾儿童康复、特殊教育机构、心理咨询机构、残疾人用品用具机构、家政公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从事康复、保健、护理等技术服务和管理。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laigaokao.com 【来高考】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